白芷產地在哪里?
白芷產于我國東北及華北等地,國內北方各省多栽培供藥用,多自產自銷,少數調省外。喜溫和濕潤的氣候及陽光充足的環境,能耐寒,一般生于海拔200米至1500米的林下、林緣、溪旁、灌叢和山谷草地等地。
白芷的功效與作用
【性味】味辛,性溫。
【歸經】肺、脾、胃經。
【功效】祛風、燥濕、消腫、止痛,治頭痛、眉棱骨痛、齒痛、鼻淵、寒濕腹痛、腸風痔漏、赤白帶下、癰疽瘡瘍、皮膚燥癢、疥癬等癥。
1、祛風散寒:白芷能夠治療因風寒引起的風寒感冒、頭痛、鼻炎、牙痛。
2、活血排膿:用于瘡瘍腫痛。如乳癰初起可配蒲公英、瓜蔞同用,膿出不暢配金銀花、天花粉同用。
3、生肌止痛:白芷對于腰肌勞損,肌肉酸痛有祛瘀生肌消炎止痛的作用。
4、燥濕止帶:白芷溫燥寒濕,主要用治寒濕白帶,常配合海螵蛸等同用如屬濕熱帶下,也可配清熱燥濕藥如黃柏、椿根皮等同用。
5、降血壓作用:白芷其所含異歐前胡素和印度榅桲對貓有降血壓作用,作用時間維持1.5小時。
白芷的栽培技術
1、選地整地:選排水良好、疏松肥沃的砂質壤土或黃砂土,且光照充足的地塊。施足底肥,深翻33厘米以上,日曬后再翻1次,耙細整平,打成寬1米、埂高10厘米的畦。若墑情較差,可先行灌1次透水,待水滲下、表土干到松散時播種。
2、播種時間:白芷可春播和秋播,以秋播出苗快,產量高。春播在“清明”前后,秋播在“處暑”至“白露”。秋播種期不宜提前,否則當年苗長得過大,次年提前開花,根部生長不良,不能藥用。若秋播種過晚,當年入冬時苗小根淺,北方地區易受凍害。
3、播種方法:白芷宜直播,將種子先搓去種皮周圍的翅(勿搓傷種子)置清水中浸泡6~8小時后,撈出稍晾,用以播種。將種子均勻地插入溝后,覆細土以蓋住種子為度,再用工具輕輕壓實,使種子與土壤密切接觸。北方地區可在種子畦里覆蓋些玉米稈等,使土壤保濕易出苗。半月后即可出苗。每畝用種量1~1.5去千克。
4、灌溉松土:于土壤凍結前澆一次封凍水。次春返青后,淺鋤一次。半年后再鋤一次,此次目的是鋤斷支根,使主根直伸向下,減少分叉。之后要再鋤4~5遍,保持土壤疏松,無雜草。
5、間苗定苗:白芷播種當年不間苗,翌春返青苗高7~10厘米時,按株距20厘米左右定苗。間苗時應除去過壯大苗及過纖弱苗,留以生長適中的苗。因過壯大苗易開花結種,根部生長不好,不能人藥。
6、適時追肥:秋播后,當年不必追肥。只在入冬封凍前,結合灌封凍水,在畦面上蓋以馬糞或土雜肥,既為小苗越冬防止了凍害,又可作翌春的第一次追肥。翌年返青后,可結合中耕松土,追施餅肥、化肥或圈肥。
7、摘除花苔:有抽苔開花者,應及時摘除花苔,以保根部質量。
8、病蟲防治:白芷病害主要為斑枯病,應及時清除病葉并集中燒毀,發病前或初期用l:1:100的波爾多液或65%代森鋅可濕性粉劑400~500倍液噴霧,7~10天1次,連續2~3次。害蟲有黃鳳蝶幼蟲、紅蜘蛛及蚜蟲等,可用殺蟲劑殺滅。
白芷的美容功效
1、白芷白附子面膜
【材料】白芷10克,白附子10克。
【做法】將兩味中藥共研細末,加水和蜂蜜適量調和。
【用法】將其敷面,20分鐘后洗凈。
【功效】有祛斑、消斑、增白作用,適用于面部色素沉著或有黃褐斑的女性。
2、白芷綠豆面膜
【材料】白芷、綠豆等。
【做法】將綠豆粉與白芷粉混合后,再混入乳酪拌勻或蜂蜜適量,敷于面上約15分鐘后清水洗凈便可,每周可做2~3次。
【功效】最適合油脂分泌過多或暗瘡肌膚使用。
3、當歸白芷面膜
【材料】當歸,白芷,甘草,姜黃,雞蛋。
【做法】①當歸、白芷、甘草和姜黃磨成粉。②取蛋黃,記得是蛋黃哦,加水和藥粉混和調成泥狀。
【用法】將臉,頸部洗凈,敷上面膜,敷20~30分鐘后,面膜八后干時,清水洗凈。每周二次。
【功效】補血,活膚,潤膚保濕。
【保存】冷藏14天用完。
4、鹽醋面膜
【材料】食鹽2克、白芷12克、菊花粉6克、白醋6毫克。
【做法】①白芷、菊花研成細粉末。②在食鹽白芷和菊花粉中家白醋(食用醋)和清水,調成糊狀即成。③晚上敷在臉部,30分鐘后洗干凈。
【功效】有祛面部各種色素的功效。配方中食鹽解毒清潔皮膚,白芷活血化斑,菊花抗菌美容,白醋化斑白膚。藥食相配,可以起祛面部色素斑的作用。
白芷對痤瘡、黑頭、粉刺都有一定的療效,在美白祛斑,改善微循環,延緩皮膚衰老方面都有獨特的療...【詳細】
白芷別稱薛芷、芳香等,為傘形科當歸屬植物白芷或杭白芷的干燥根,入藥有祛病除濕、排膿生肌、活...【詳細】